我國《反壟斷法》第14條明確規定:“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:(一)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;(二)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;(三)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。但有關部門未必會對其進行反壟斷懲罰,因為在反壟斷執法實踐中通常只會對“維持最低轉售價格”行為進行懲罰,這是因為傳統概念認為,“維持最低轉售價格”會損害消費者利益。
從法律意義上來說,控價涉嫌違法,因此,在各大維權平臺,如淘寶、京東、拼多多,并不能用低價的理由進行投訴。但部分商家低價亂價串貨,影響了整個市場渠道的次序,違反了品牌方的價格體系,品牌方該如何整治呢?

一般來說,有幾個常規的管控手段:
- 和渠道商簽訂保證書,如低價串貨,被發現低價銷售,扣除保證金,多次低價銷售,取消經銷授權。
- 發現網上低價、進行聊天通知。(網上的可能并不是自己的經銷商、通知了不一定有效)。
- 在經銷商群里發調價通知書。
但現在,傳統手段都沒那么好用了,很多在網上售賣的,根本查不到是哪個經銷商,也可能是個個人賣家,這時候,往往無從下手。

杭州豆葉網絡是怎么做,作為一家專業的電商維權控價公司,對于這些問題,有以下幾點方法:
- 收集品牌方全網鏈接,篩選出低價鏈接,排除白名單店鋪,得出低價未授權數據。
- 根據不同的類型,進行通知,如通知過后還不改價,我們會根據不同的侵權點進行投訴。
- 投訴一般有幾種方式:
- 盜圖投訴(下架扣分)
- 商標侵權投訴(下架扣分)
- 假貨投訴(下架降權扣分、嚴重可以封店)
- 投訴成功后,賣家會聯系品牌方進行溝通,這時候,品牌方掌握主動權,可以要求對方改價、或者收編成為授權商。
以上是杭州豆葉網絡給品牌方提供的電商價格管控,未授權收編管控方案,如果您的品牌,遇到未授權、或渠道低價、水貨等等問題,不好解決的時候,可以聯系豆葉,我們會根據多年的經驗給您定制管控方案,解決您的問題。